1925年12月1日
毛泽东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编印的《革命》第四期发表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一文。这篇文章是毛泽东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。一种倾向是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,忘记了农民;另一种倾向是只注意工人运动,同样忘记了农民。这两种倾向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,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,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。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,指出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,为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,制定对农民的政策,奠定了重要基础。其中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分析,为中国共产党后来深入认识并正确处理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,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。
文章指出:谁是我们的敌人?谁是我们的朋友?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。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,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,以攻击真正的敌人。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,不可不注意团结真正的朋友,以攻击真正的敌人。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,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,作一个大概的分析。据此,文章把中国社会各阶级分为五大类。第一类,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。他们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。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,他们始终站在帝国主义一边,是极端的反革命派。第二类,中产阶级。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。他们对于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,其政治主张为实现民族资产阶级一阶级统治的国家,反对以阶级斗争学说解释国民党的民生主义,反对国民党联俄和容纳共产党及左派分子。第三类,小资产阶级。包括自耕农、小商人、手工业主、小知识阶层,分左、中、右三部分。他们在革命潮流高涨、可以看得见胜利的曙光时,不但左派参加革命,中派亦可参加革命,即使右派分子也会附和着革命。第四类,半无产阶级。包括绝大部分半自耕农、贫农、小手工业者、店员、小贩。他们的经济地位不相上下,对革命的宣传极易接受,都需要一个变更现状的革命。其中绝大部分半自耕农和贫农是农村中一个数量极大的群众。所谓农民问题,主要就是他们的问题。第五类,无产阶级。包括工业无产阶级、都市苦力工人和农村无产阶级。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,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,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,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。
文章最后得出结论指出: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、官僚、买办阶级、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,是我们的敌人。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。一切半无产阶级、小资产阶级,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。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,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,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——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,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。这篇文章作为开卷篇收入《毛泽东选集》第一卷。